事宗旨
为激发本校学生学习学术英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术英语词汇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英语词汇能力与水平进行有效评价与认证,我校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学术英语词汇竞赛,通过检测学术英语词汇提高学生学术英语阅读与写作的掌控力,以赛促学,以学促教,促进本校英语学习与教学登上新台阶,推动科技与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举办机构
主办机构: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 复旦新学术
技术支持:超星学习通
测试内容
考察参赛者学术英语词汇的广度即词汇量大小,和深度如词义变化、词汇搭配和词汇应用能力等。本次赛事词汇内容除来自学术文章和学术期刊论文的传统通用学术词汇外,还涉及人工智能术语和基本功能,以便在促进学生学术词汇学习的同时,了解如何用AI工具赋能我们学生的学术学习。考试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
测试范围
测试范围暂用《上海通用学术英语参考词表(修订版)》,电子文档可扫描二维码下载。

参赛费用
本次竞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用。
参赛组别
本次竞赛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
参赛方式
本次竞赛全程采取线上形式,请参赛者使用超星学习通App手机端参赛。
参赛资格
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对学术英语感兴趣或已参与学术英语及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如国际会议交流等)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报名方式
1、我校采取团体报名形式,请同学们务必在报名时正确填写学校名称,以便后续核对。报名将于2025年4月23日截止。
本次报名使用超星学习通App参与报名,学生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登录学习通,学习通扫码填写报名表。。如有疑问请加校内信息通知群(见文末)。

比赛流程
1. 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4月23日。
赛事日程:
n 报名时间: 2025年3月7日-4月23日
n 赛前模考: 2025年4月25日(周五)
n 初 赛:2025年4月26日、27日(周六、周日)
n 复 赛:2025年5月17日(周六)
n 决 赛:2025年5月24日(周六)
n 证书发放:2025年6月-8月
赛事全程线上进行(超星学习通APP);赛事动态可关注“复旦新学术”微信公众号或学习通app的大赛专区;
2. 操作说明:初赛及复赛正式比赛题型全为单项选择,考生需在开考前 15 分钟登录考试系统,不得使用词典或其他查询工具,需符合软件操作规范,比赛开始十分钟后无法进入比赛界面,考生交卷后,系统自动给出总分。
决赛规则:决赛题目数量不限,每人有三次错题的机会,答错第四次将自动交卷显示分数,如果超时也算答错一次。
4.比赛准则: 线上考试将采取技术手段监测比赛过程,禁止学生多终端进行考试;指定考试终端为手机APP,考生只能使用手机登录学习通APP进行考试,满足线上考试需求;在考试过程中对学生作答终端进行切屏控制;采用线上监考模式,监考人员实时对考生进行考场巡查。考试过程中系统将不定时抓拍监控和切屏控制,监考人员若发现任何异常,有权提醒考生注意或要求考生开启直播,若考生不配合监考工作次数超过3次(含3次),监考人员有权强制收卷并以“作弊”标记论处。
奖项设置
1. 赛事所有参赛学生赛题难度一致,比赛成绩按组别统计并划分奖项。
(1) 初赛:初赛后进入复赛即为优胜奖。组委会根据初赛成绩结果,综合考虑比赛题目的难易度并对比历史数据,划定分数线,确定复赛资格。
(2) 复赛:决出比赛各组别的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以参赛总人数评定。
◆ 一等奖为复赛成绩在组别前2%的参赛者
◆ 二等奖为复赛成绩在组别前3%-5%的参赛者
◆ 三等奖为复赛成绩在组别前6%-9%的参赛者
(3) 决赛:所有在复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可参加决赛。
2. 决赛规则:从坚持到最后的选手中选出20名全国特等奖获得者,授予“学术英语词汇之星”称号。评选出“学术英语词汇之星”特等奖(不分组别),并颁发相应奖品。
3. 所有获奖者将通过学习通APP获得电子版第十届“复旦社杯”大学生学术英语词汇赛证书。如需纸质证书,可支付快递费和工本费获取。
4. 此次大赛获奖证书可用于申请相应综测加分(省部级比赛,具体加分政策请咨询各学院)。
竞赛咨询
请参赛者根据校区加入QQ群:
1. 学术英语词汇竞赛 屏风群

2. 学术英语词汇竞赛 雁山1群

3. 学术英语词汇竞赛 雁山2群

4. 学术词汇竞赛 雁山3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