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赛宗旨
我校鼓励本校各学段学生积极参与本届跨文化能力大赛,旨在以语言为桥,以文化为核,引导青年学子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用英语自信地讲述中国故事;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世界文明,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通过语言竞技,致力于为我校培养兼具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的未来栋梁。
二、大赛主题
坚定文化自信,增进国际理解
三、大赛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承办单位:广西民族大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学术支持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
四、大赛内容
通过大赛考察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和跨文化语境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比赛报名与费用
2025年10月15日之前提交电子参赛报名表(见文末附件三)与参赛视频至 645583258@qq.com即视为报名参赛。
本次大赛不收取报名费。
六、参赛对象
1.参赛学生须为中国籍,广西全日制高等学校在读,学段、年级不限。
2.学校以团队形式报名参加比赛,每队学生 3 名(其中英语组别英语类专业学生最多1名)。
3.大赛语言为英语。每所学校选派 1 个参赛队伍进入省赛,获奖队伍按排名进入全国决赛。
七、大赛形式
1、校赛:
视频校赛:2025年10月15日之前提交电子参赛报名表(见文末附件三)与案例展示视频(百度网盘链接形式提交)至 645583258@qq.com,邮件名称统一为“25年跨文化大赛参赛-组长姓名-案例名称”
校赛采取视频评审,内容为跨文化案例展示:
①参赛小组从多元文化生活、公共外交、商务沟通三个主题中选取一个主题,根据团队成员自身的经历、观察或阅读,自主开发与主题相关、具有原创性的跨文化交际案例。
②展示案例,形式自选(短剧表演、访谈等)。
③参赛小组运用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和理论,对案例中的跨文化现象和交际策略等进行分析。
视频要求详见文末附件一,初赛比赛细则与评分要求见文末附件二。
2、省赛及全国决赛:
省赛和决赛采取现场比赛。
①省级初赛: 2025年10月20日前提交材料
省级初赛为校赛视频选送参赛。
②现场复决赛:2025 年 11 月底,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省级复赛复赛包括跨文化交际案例开发与展析、名言名句解读 2 个环节,决赛包括知识问答、情境述评、讲述中国故事 3 个环节。
复赛与决赛比赛细则与评分要求见文末附件二。
八、奖项设置
大赛设特等奖一名,一、二等奖若干,具体加分细则详见各学院。
九、大赛通知群
有意向参赛者可加入本校比赛通知群:

附件一:初赛视频内容形式和制作要求
一、视频初赛形式
1.视频初赛包括:跨文化交际案例表演展示和案例分析两个环节。各组选手根据选择的主题设计跨文化案例并进行表演展示,展现跨文化冲突,并对案例进行跨文化研究和分析,提出解决跨文化冲突的方案。
2.视频初赛参赛视频中,每组选手案例表演展示和案例分析时间共 10 分钟。
二、制作要求
1.视频时长不超过 10 分钟,不少于 8 分钟(每个参赛队第一位选手开口讲话/表演展示或 PPT 开始播放即开始比赛计时)。视频内容要求完整,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
2.指导教师应对参赛视频中所展示的素材、多媒体辅助文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内容无误,版面简洁清晰。
3.为保证评审环节的公平公正,视频中的任何位置都不可出现制作人员、学校名称等与参赛选手相关的信息,一旦被发现有相关信息的透露,即作自动放弃比赛权利处理。
4.视频技术参数建议
(1).视频编码:H.264/AVC,动态平均码率 VBR1000kbps~5000kbps,画面比例 16:9(像素比 1:1),25 帧/秒,逐行扫描,画面尺寸最小不得小于 1024x576,最大不得大于 1920x1080;
(2).音频编码:H.264/AAC,固定码率 CBR128kbps,采样率 44.1KHz,双声道;
(3).文件格式:MP4。
5.视频录制必须完整、连贯、一次性录制,真实体现案例展示与分析过程,即必须为现场录制,无后期多次反复剪辑,否则作无效处理,取消参赛资格。
附件二:比赛细则及评分要求
一、视频初赛细则
1.比赛内容:案例展示和分析(100%)
2.时间:10分钟(不少于8分钟)
3.形式与内容:
Step1参赛小组从多元文化生活、公共外交、商务沟通三个主题中选取一个主题,根据团队成员自身的经历、观察或阅读,自主开发与主题相关、具有原创性的跨文化交际案例。
Step2参赛小组成员现场展示案例,形式自选(短剧表演、访谈等)。
Step3参赛小组运用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和理论,对案例中的跨文化现象和交际策略等进行分析。
要求:案例原创性,能够体现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或者冲突,不得直接照搬、模仿影视作品。各参赛队伍可以根据各自设计的跨文化冲突案例的具体特点,自主决定展示方式。分析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跨文化交际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并对如何解决案例中出现的跨文化冲突提出看法和建议。三位小组成员有分工有合作,共同完成案例展示和分析。
比赛鼓励参赛队伍设计更深层次的跨文化交际案例,透彻、拓展地分析案例内核。

二、省赛(现场比赛)细则
复赛
1.复赛形式
1)复赛包括:跨文化交际案例展示和分析和名言名句解读两个环节。
2)每组选手表演展示和案例分析时间共10分钟(最低不少于8分钟)。案例展示和分析后为评委提问,选手作答时间为2分钟。
2.复赛细则
1)案例展示和分析(70%)
所选案例为视频参赛案例,表现形式可做调整;
评委提问:评委针对参赛小组展示的案例及其分析来提问,在提问前由团队自行选派一位成员作答。
2) 名言名句解读(30%)
组委会提供一则跨文化相关的名言名句,由团队自行选派一位成员解读,时间为2分20秒,含思考准备时间(不超过20秒)。
决赛
1.决赛形式
决赛包括:知识问答、情境评述、讲述中国故事三个环节。
1)知识问答环节为客观题,现场抽签作答,当场计分。
2)情境评述环节由大赛组委会指定一段视频,选手在规定时间(30 分钟)内观看并准备后,从跨文化的视角,对视频情境和内容进行分析和评述。评述结束后回答评委提问。
3)讲述中国故事环节由大赛组委会提供跨文化场景或问题供选手现场作答。
2.决赛细则
1)第一部分:知识问答(3%)
时间:2 分 30 秒
知识问答环节包含中国文化知识、世界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知识。每个参赛团队回答 6 道题,由团队自行选派一位成员抽题并答题,每题 0.5 分,满分 3 分,当场记分。屏幕显示第一题题干起开始计时。
2) 第二部分:情景评述(70%)
组委会提供多元文化生活、公共外交、商务沟通三个主题的跨文化相关视频。参赛团队赛前抽取其中一个视频,准备 30 分钟。参赛团队上场,对视频内容进行跨文化解读和分析。时间不少于 6 分钟,不超过 8 分钟。参赛选手开口即计时。
评委针对参赛团队述评内容进行提问,由团队自行选派一位成员回答,时间为 2 分钟。
3) 第三部分:讲述中国故事(27%)
组委会提供一个中国故事相关问题,参赛团队一名成员根据现场屏幕显示的问题进行回答和阐述,时间为 3 分钟,含思考准备时间(不超过 20 秒),屏幕显示问题起开始计时。
附件三:大赛报名表(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