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4年4月23日,威廉·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中部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镇(Stratford-upon-Avon);1616年4月23日,这位享誉世界的语言巨匠与文学大师离开人世。
一、引子
一直以来,斯特拉福镇就是我最向往的地方,原本计划赶在剑桥大学夏季学期开学前的4月23日这个特别的日子前往莎士比亚的故乡进行朝拜的,无奈由于签证的缘故而未能如愿;只得把计划推后了约一个月。
就在前往莎士比亚故乡朝拜之前的一周,恩师贺祥麟先生于5月12日仙逝,享年92岁。先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求学于西南联大外文系,1945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先生怀着满腔热情回到祖国,一直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先生在英美文学、特别是莎士比亚研究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长期担任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翻译家协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如此,莎士比亚故乡朝圣之旅就平添了一层含意。
19日清晨从剑桥出行时,天色阴阴沉沉,空中淫雨纷飞,列车车窗外灰蒙蒙的一片,恰如清明时节的景象。
一路上,自己思绪纷飞。自己不禁在想,假如他们在天堂相见,不知莎士比亚是高兴还是悲伤地迎候这位毕生研究其作品、来自遥远的东方的大师……
二、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福镇
经过4个多小时的旅程,到达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福镇。小镇因莎士比亚而名扬天下,同时它也是美国哈佛大学创始人哈佛的故乡。
这是一个宁静古朴、风景如画、引人入胜的迷人小镇,树木苍翠,碧草茵茵,姹紫嫣红,景象万千。街道两旁大都保存着16世纪古老的风貌,中世纪的建筑保存完好;它们多为都铎(Tudor)式的建筑风格:尖顶的建筑,黑白相间的小木房。许多房子的房檐下装饰着鲜花,给小镇添色不少。徜徉于其中,呼吸到的是一种既古老厚重又清新怡人的气息。
图1 斯特拉福镇街景
虽然小镇只有2万多常住人口,然而每年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约150万人。外语人,特别是英语人来到这里,总有一种虔诚、朝圣般的感觉。
图2 洛特大街(Rother Street)市场(Market Place)旁的The American Fountain
“莎士比亚故居”,实际上由莎士比亚的出生地(Shakespeare’s Birthplace),莎士比亚母亲的农舍(Mary Arden’s House),莎士比亚妻子的茅舍(Anne Hathaway’s Cottage),莎士比亚女婿荷尔的宅院(Hall’s Croft)与莎士比亚返乡后的新居(New Place)等组成。
三、莎士比亚出生地
转入莎士比亚出生地的街口,蓦然映入眼帘的是一尊莎翁戏剧中的小丑铜像,底座四面分别镶嵌着莎翁《哈姆雷特》(Hamlet),《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 《第十二夜》(The Twelfth Night)等剧作中的语录。
图3 莎翁出生地街口的小丑铜像
莎士比亚出生地座落于亨利(Henley Street)街上,坐北朝南,为一座典型的都铎风格的黑白相间的两层楼木屋,古雅、简朴、沧桑而庄重。莎士比亚就在这里出生、长大成人、娶妻,直至去伦敦。
图4莎翁出生地――莎翁出生与去世的地方
这座木头石灰质地的房子历经近500年的沧桑,除了风雨的侵蚀,期间还遭遇过一次火灾,1874年重新修建恢复原状。一楼是客厅与厨房,二楼是卧室与书房。
图5 莎翁出生地一楼大厅――莎翁家庭成员用餐场所
花园里,两位演员正在表演莎士比亚戏剧《罗蜜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和《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中的片断,她们十分敬业,表演很是投入,一丝不苟,引着众多的游客。每当表演告一段落,游客都会给予热烈的掌声。
图6 演员正在表演《罗蜜欧与朱丽叶》中的片断
静坐在莎士比亚出生地花园的长椅上,穿行于其花草树木间,流连于其角角落落,都似乎感受得到莎士比亚的智慧,以及莎士比亚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还有对真善美的颂扬与对假恶丑的鞭挞。一切的一切,都不禁让人强烈地感觉到,我们是在与大师进行零距离接触,似乎触手可及,莎士比亚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
图7 莎翁出生地的草坪
四、纳什老屋和莎士比亚新居(Nash’s House and New Place)
纳什老屋和莎士比亚新居被认为是莎士比亚的另一处故居。纳什老屋由莎士比亚孙女婿托马斯·纳什(Thomas Nash)所有,曾经是镇上最大的建筑;莎士比亚新居则是莎士比亚于1597年从伦敦返回故乡斯特拉福后购买的作为退休养老的住所,并在此寿终正寝。
图8 纳什老屋和莎翁新居
这处故居的后花园较为隐秘,要找到入口还得费些周折。花园的面积比较大,中间是宽阔的草坪,四周为花圃和树墙,设计美观精妙。
图9 纳什老屋和莎翁新居花园
花园里还竖着多尊莎士比亚戏剧故事人物的雕像。
图10 纳什旧居和莎翁新居花园里的雕像
五、荷尔宅院(Hall’s Croft)
此座精美小院位于旧城路(Old Town Road),主要部分建于1613年,其后分别于17世纪中期与19世纪进行两次扩建,名字取自莎士比亚大女儿苏姗娜(Susanna)的丈夫约翰·荷尔(John Hall)。约翰是名医生,他和苏姗娜于1607年结婚。
图11 荷尔宅院
图12 荷尔宅院花园
在这个有围墙的大花园里,种着许多莎士比亚名剧里提到过的传统植物,包括药草、花卉等。
图13 荷尔宅院花园中莎翁名剧里提到过的花卉
六、圣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
斯特拉福镇的圣三一教堂紧靠埃文河边,始建于13世纪,是莎士比亚接受洗礼和长眠的地方。莎士比亚热爱自己的家乡,死后葬在圣三一教堂。
图14 斯特拉福镇上著名的圣三一教堂
图15 埃文河在圣三一教堂的左侧缓缓流淌而过
走过菩提树林荫道来到圣三一教堂前,却吃了个闭门羹。原来教堂里面正在为一对新人举行婚礼。正好借机拍到新人乘坐的马车,以及婚礼仪式结束后新娘新郎与亲朋好友在紧靠埃文河教堂一侧的合影。
图16 接送新人的马车就停在教堂侧门
图17 新人与亲朋好友合影留念
婚礼仪式结束后,苦等多时的众多游客迫不及待地进入教堂。
图18 圣三一教堂内部一瞥
莎士比亚的坟墓就在教堂内,纪念碑是用汉白玉做成的方形高台,高可盈人,莎士比亚与家人的遗体就埋在高台之下。
图19 莎翁与家人的最后归宿之处
莎士比亚安葬处还立有一块石碑,上面镌有据信是其亲笔所写的四行字咒语。原文为中古英语,用现代英语表述则为:
Good friend, for Jesus sake forbear,
To dig the dust enclosed here.
Blessed be the man that spares these stones,
And cursed be he that moves my bones.
(朋友看在上帝的份上,千万别掘此墓。动土者将受灾,保护者会得福。)
图20 莎翁与众不同的墓地
七、永远的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不朽的著作影响着世界上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所有的评价中,本琼生(Ben Johnson)的评价最为后人所称是:“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所有的时代”(He was not of an age, but for all time.)。
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与歌德与但丁一起被誉为欧洲的三大诗人;他的戏剧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普遍喜爱,是世界上出版最多、演出最多、改编拍成电影最多、流行最广的戏剧。莎士比亚也是世界各国学者研究得最多的作家,使得“莎学”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显学”。
(一)莎士比亚在故乡
在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福镇,时时处处都感受得到莎士比亚的存在。这里的每个人,不是莎士比亚及其家族历史的讲述者,就是专程前来朝圣的虔诚倾听的朝圣者。这里数十家大大小小的书店摆满了莎士比亚的生平介绍、作品、研究论著等书籍。镇上的皇家莎士比亚剧院(Royal Shakespeare Theatre),皇家莎士比亚剧团(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常年在此演出莎翁的所有剧作,年复一年,从不间断。
图21 书店里有关莎士比亚的书籍
在商品经济时代的今天,镇上的人们还以另一种方法来纪念与传播莎士比亚。斯特拉福镇上有许多店铺或是用莎士比亚的名字、或是用其剧本乃至剧中人物、地点、动物、物品等的名称命名。
图22 以莎士比亚戏剧人物命名的酒吧
莎士比亚故居所在的街道,两侧由很多家小店铺组成,里面除了有关莎士比亚的作品等书籍外,主要出售品种繁多、琳琅满目纪念品,包括服装、食品、酒茶、玩具、文具、日用品、提袋、装饰用品、明信卡片、纪念徽章等等,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别有一番感触。莎士比亚生前肯定没有料到,他还会以这样一种方式给家乡人带来如此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图23 纪念品店铺里的文具
图24 纪念品店铺里的杯子与冰箱贴
图25 纪念品店铺里的巧克力与蜂蜜
(二)莎士比亚在剑桥大学
每年的莎士比亚诞生与去世纪念日前后,剑桥大学都要上演由校内有关剧团排演的莎士比亚戏剧。每年夏季学期结束后,也安排有剧团到各个学院进行莎士比亚戏剧的巡演。
在剑桥大学英语系,有关莎士比亚的课程开设成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为研究生与本科生开设的相关课程就有Shakespeare: Tragedy and Performance,Shakespeare’s Sonnets,Shakespeare,The Language of Shakespeare,等等。当首次去听由A W Taylor博士主讲的课程Shakespeare: Tragedy and Performance时,她讲课时所用的电影片段就是选自1968年由英国与意大利合拍、Leonard Whiting与Olivia Hussey主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图26莎士比亚戏剧演出海报
在英语系图书馆,还印制有一份有关莎士比亚的资源指南(Resource Guide),介绍莎士比亚有关网站(包括英语系图书馆专门开辟的莎士比亚网站、作品、研究、评论、期刊、音像资料等,为学习与研究提供便利。
(三)莎士比亚在中国
自从19世纪中叶莎士比亚的名字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之后,已经引起了中国文学界、戏剧界、翻译界、出版界、评论界等诸多领域对他长达百余年的关注。中国学人在翻译其作品的同时,也开始了把莎剧搬上了中国戏剧舞台,并对莎士比亚从文本、文化到历史、宗教甚至经济、管理等多视角的研究历程,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恩师贺祥麟先生于1982年主编出版我国第一部研究莎士比亚的论文集《莎士比亚研究文集》,在国内外学界引起极大反响。
时至今日,莎士比亚的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长诗、十四行诗都已译成汉语,其剧本几乎全都被搬上了舞台。在中国,莎士比亚的名字可谓妇孺皆知,他创作的人物形象已为千百万中国人所熟知,他的富于哲理的语录被频频引用,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镇,你是世界各地虔诚的朝圣者永远向往的神圣之地!
(Gregory 格林威治时间2012年5月28日晚于剑桥)
责任编辑:孙志强